
高效推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
来源:千米科技
发布时间:2025-10-11
截至2024年年底,浙江省绍兴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0.6万人,占总人口的31.76%。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有17.3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2.3%,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为进一步满足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刚需,绍兴市积极申请民政部、财政部2025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锚定“项目标杆、服务高质、老人可感”目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以战略思维高位谋划,精准把握方向
绍兴市将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作为贯穿全年的任务,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部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试点实施方案,由市长担任项目试点工作召集人,确保精准把握试点工作要求和方向。同时,绍兴市积极对标先进,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确保试点方向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建立“季总结、月通报、周调度”闭环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全面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坚持“统分结合、分级管理”原则,市级层面强化项目统筹规划,推动工作重心下沉,指导各地立足属地发展需求依法开展自主招标,确保项目有序推进。7月25日,绍兴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召开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国家试点推进会,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市民政局成立老龄和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确保试点工作高效推进。
以系统观念全面统筹,提升服务效能
绍兴市全面梳理政策,完善制度,按照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要求,对老年人困难类型、失能等级、居住方式、服务需求等进行多轮摸排调查和综合评估,并依据摸排结果,科学测算资金需求,前置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业人才培育等配套资金分配方案,确保重点领域投入精准到位;构建培训宣传体系,组织全市老龄和养老工作人员、养老服务机构管护人员专题培训,多渠道宣贯政策和培训技术,提高项目实施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申报《养老顾问服务指南》行业标准立项,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创新实践协同推进,夯实服务基础
立足需求端,绍兴市整合政府、社会、家庭各方力量,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等服务;推动60岁以上经济困难老年人和7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并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提高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县域养老服务综合体、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老年助餐配送餐服务点1000余个,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精准化水平。
聚焦服务端,绍兴市实施养老服务业领军企业(社会组织)成长计划,培育、扶持、赋能养老服务企业(单位);在全省率先完成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迭代,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等项目纳入其中;出台《关于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待遇的若干意见》,完善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开展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培训,为养老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突出供给端,绍兴市发展“行业+”养老新业态,聚焦老年人刚需,重点资助人工智能赋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等公益创投项目15个;创新构建“邻里互助+流动服务”双轨服务模式,重点面向138个市级重点帮促村,为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看病就医、代购代销、精神慰藉等多元服务;创新养老服务运营管理模式,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培育养老产业新质生产力,成立全省首家区属国有一级养老企业——浙江金柯桥康养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升康养市场品质,助力“老有康养”。
